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执业判断要求较高,对于研发费用资本化有着相对明确的、严格的判断标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与费用化核算的一些知识点。

研发支出与会计估计
研发支出与会计估计

研发活动从广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但较一般的投资活动具有更大的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而增加了研发支出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上的困难,所以在针对研发支出的核算上,主要针对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研究过程称为“研究阶段”;开发过程称为“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计入“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也计入“费用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开发阶段如何开成“资本化支出”提出一些会计估计的依据。

资本化支出,指的是可以计入资产并按照受益年限进行摊销的支出;它影响未来年度的利润。面费用化支出,指的是需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它影响本年度利润。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的判断,对利润存在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医药企业、高科技企业这类研发密集型公司,研发支出金额巨大,若会计处理不符合实际情况,则会对企业的利润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区分

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难点在于,如何认定哪部分可以资本化,哪部分是需要费用化的。准则规定: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计入“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也计入“费用化支出”。那这两个阶段如何区分呢?

研究阶段:具有探索性特点,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技学或技术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大于50%不确定)。

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已经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比如:某上市公司研发一种新药,其在公司报告中明确指出:前期调研、研究、Ⅰ、Ⅱ期临床试验为研究阶段。Ⅲ期临床试验开始,为开发阶段。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区分点,是新药研发“具体何时”具有成功上市的基本条件。

因此,开发阶段和研究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处理,依赖于以下两点:

  1. 对研究项目的专业理解。比如新药研发,是一项投资较大、周期较长、风险较高、回报也较大的企业工作,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药物临床研究阶段、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和新药监测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分好几个步骤。了解大概流程后,我们需要判断,项目在哪个时点,具备研发成果的基本条件。比如药品,一般在临床研究阶段后期,基本具备研发成果条件。
  2. 企业会计政策的一贯性。由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区分存在一定主观性,为防止企业随意变更估计,对于相同或类似研发项目,需采取一致(不同项目一致、不同期间一致)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开发阶段的起点判断,不能随意修改,若影响起点的决定因素发生改变,则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二、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资本化:

  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企业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3. 预计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未来有经济利益流入;(经济利益流入)
  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支出能可靠计量)

相关支出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待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结转入无形资产,按照预计受益年限进行摊销;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相关支出先通过“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归集,期末转入当期研发费用;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但是开发阶段的支出不一定都能资本化,除了要满足以上资本化的五个条件,还需要通过职业判断该项开发是否可以最终形成无形资产,如下:

  1. 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经济利益流入、支出能可靠计量)
  2. 由于开发支出的特殊性,是否能结转为无形资产,还需要用其他条件加以约束,客观条件为:研究开发成功具有可行性;主观条件为:企业有意图、有能力完成该项研究,比如:
    1. 开发中途,企业经营资金短缺,无法继续开发,该项目只能终止,也就说明不能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
    2. 开发中途,企业改变主营方向,不打算再继续投入开发,因此该项目也终止,未来不能带来经济利益;
    3. 开发中途,项目受到监管限制,不能继续开发,项目被迫终止,未来不能带来经济利益。

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因为涉及诸多职业主观判断,因此在实务中,经常被作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方式之一,由于审计人员对于开发项目的不了解(专业限制),所以无从核实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否判断得当,一般会认可企业的做法。

天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不成功不收费

一对一专家全程辅导,从基础工作入手

发表回复